一、準備階段
一只股票要想在港股上市,上市前還是有一些流程要走的。比如我們常聽到的遞表、聆訊這些環(huán)節(jié),而所有這些流程的操作又會牽扯到保薦人。
遞表
一家公司要在港股上市,首選就需要像香港聯交所申請,提交招股書和申請表格。所以大家常聽到的「遞表「就是指這個過程了。
聆訊
所謂「上市聆訊「就是指上市前,港交所對上市公司管理層等的當面評估,只有通過聆訊才能上市。
其實整個港交所上市審批流程包括初審、復核,中間可能還會要求補充材料,上市委員會可能還會給予指導意見,還要和保薦人溝通等等。
保薦人
保薦人負責為新股籌備上市事宜,并向其提供專業(yè)意見,協助其處理上市各項事務;同時擔當上市公司與聯交所、香港證監(jiān)會及各專業(yè)中介機構之間的主要溝通渠道。
在操作層面,應由保薦人將正式上市申請表格及一切有關的文件呈交聯交所。保薦人要確保相關重要資料都已經在招股文件中全面并準確地披露,保薦人是有法律責任的。
承銷商
承銷商是指在股票發(fā)行中獨家承銷或牽頭組織承銷團經銷的證券經營機構。
國際上,股票承銷商一般由信譽卓著、實力雄厚的商人銀行(英國),投資銀行(美國)及大的證券公司來擔任。我國一般則由具有資格的證券公司或兼營證券的信托投資公司來擔任。
保薦人一般也是承銷商,所以也被看做新股的穩(wěn)價人。保薦人的歷史業(yè)績也就成為我們篩選是否值得打新的指標之一。
二、發(fā)售/招股階段
一旦確定可以香港上市了,那么接下來就要進行新股發(fā)售了,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招股認購階段了。
新股發(fā)售又根據新股購買者的不同也就是發(fā)售對象的不同,分為國際配售(機構投資者)和公開發(fā)售(散戶投資者)兩個部分。
1. 國際配售
國際配售是指將新股賣給專業(yè)投資者,一般為機構投資者或者大額個人投資者,包括基石投資和錨定投資。
上市條例規(guī)定,一般國際配售占到整個發(fā)行量的90%以上。(這里所說的都是香港的主板,香港的創(chuàng)業(yè)板由于風險較大,都是100%做國際配售的)。
這里又引出了基石投資和錨定投資,分別是什么意思呢?
1.1 國際配售——基石投資
基石投資者指港股IPO時,在公募之前,作為戰(zhàn)略投資者身份,申購公司股票的一類機構投資者?;顿Y者獲得的配售股票具有6~12個月的股票鎖定期。
主要包括銀行、保險公司、對沖基金、主權財富基金、養(yǎng)老金等大型機構投資者、大型企業(yè)集團以及知名富豪或所屬企業(yè)等。
1.2 國際配售——錨定投資
錨定投資,更確切的說應該叫「錨定訂單」,在IPO中指的是在路演和簿記開始前即明確表達投資意向、并在路演和簿記第一天就下達的訂單。在配售中指的是在配售交易開始簿記時或開始簿記后不久,就進來的訂單。
早期進來的訂單,能夠起帶頭認購的作用。
與基石投資者不同,錨定投資者沒有鎖定期,可以在上市首日出售。
無論引入基石投資者還是錨定投資,都是為了給市場信心,為了給我們這些散戶傳達這樣一個信號「你們看,連這家投資機構都買了,你們怕啥呀,就放心的申購吧!」
2. 公開發(fā)售
將新股賣給散戶投資者,稱為公開發(fā)售。公開發(fā)售最少要占總發(fā)行量的10%。我們參與打新的部分,就是公開發(fā)售的部分。
公開發(fā)售/國際配售的比例,一直都是10%/90%嗎?會變化嗎?
當然會呀,這就牽扯到我們常聽到的「回撥機制」和「超額認購」了。
2.1 公開發(fā)售——超額認購
當公開發(fā)售部分的散戶認購總量超過了公開發(fā)售設定的初始發(fā)行量,就叫超額認購。它反應的是市場的追逐熱度,也就是普通散戶對這只股票的看好程度。
2.2 公開發(fā)售——回撥機制
當超額認購量大于初始發(fā)行量的15倍以上時,將啟動回撥機制,也就是從國際配售部分向公開發(fā)售部分回撥一定比例,以提高公開發(fā)售部分的占比。
至于提高到多少比例呢?則根據超額認購倍數的多少來階梯設置。
15倍《超額認購倍數
50倍《超額認購倍數
100倍《超額認購倍數,公開發(fā)售部分占比回撥至50%;
有同學可能要問了,「既然前面說了,超額認購反應的是這只新股的熱度,那么是不是超額認購倍數越高,越會賺錢呢?畢竟大家都看好,起碼說明有市場阿!」
其實,這個也不絕對。怎么說呢?比如超額認購倍數在15~50倍之間時,雖然某種程度上是反應了市場的熱度,但還不夠熱。這時回撥比例將會調到30%,散戶中簽比例無疑會隨著提高,上市首日很有可能出現大面積的拋壓,反而可能盈利不理想甚至破發(fā);
但是如果超額認購倍數超過100倍了,甚至有些新股高達上千倍,在這樣一種受追捧的市場情緒下,反而不太會破發(fā),畢竟打新打的就是市場情緒。
2.3 公開發(fā)售——甲組乙組
有同學可能曾經看到過甲組乙組這樣的說法,這是什么意思呢?
當公開發(fā)售的比例確定后,該回撥的回撥完了,就會將公開發(fā)售的散戶進行分組,分為甲組和乙組,以分配中簽。
甲組是認購金額小于或等于500萬的中小散戶;
乙組是認購金額大于500萬的大戶;
也就是說,公開發(fā)售部分的份額會按50%對50%分成甲組和乙組兩個池子,中簽情況只是在各自的池子里競爭。
對于資金量小的甲組,參與人數較多,如果你想多中幾手,還是比較難的。但是由于紅鞋分配機制的保護,1手中簽率還是比較高的;
而對于乙組客戶來說,由于資金量門檻較高,參與分配的人數較少,中簽手數還是非常可觀的。所以對于達到乙組資金門檻的散戶,還是值得好好研究下甲組和乙組中簽率,適當選擇分組的。
2.4 公開發(fā)售——紅鞋機制
紅鞋機制是香港新股發(fā)行時的一種分配機制。
就是我們之前說的,港股中簽的分配機制是照顧資金量小的投資者的,是傾向于普惠制的,也就是說傾向于盡可能地讓每名參與者至少能中1手。
也正是基于這個分配機制,我們也才會采取盡可能地開通多個賬戶打新,以提高中簽率的策略。
3. 現金打新&融資打新
前面說的概念都是從港交所或者新股的角度闡述的,從我們普通打新投資者的角度,我們在認購階段也面臨2種選擇:現金打新和融資打新。
所謂現金打新,直白點說,就是你用自己存入證券賬戶的錢申購新股,也就是利用自有資金打新;
所謂融資打新,也叫孖展(孖讀m?。簿褪亲C券公司或銀行借給你錢打新,你付給證券公司或銀行一定的利息。相當于加杠桿打新。
三、上市交易階段
發(fā)售完成,大家也都認購好了,就等待公布中簽結果了。如果你中簽了,那么接下來就是等待新股上市交易了。
在前面幾篇文章也介紹過,在正式上市交易的前一日,部分券商是有暗盤的,也就是說上市前多了一次交易機會。
暗盤交易
暗盤是一種場外交易市場,一般用于港股新股上市前交易,于上市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后進行,16:15-18:30之間。
港股交易一般是交易時段通過港交所系統(tǒng)撮合;暗盤交易不通過交易所系統(tǒng),而是通過某些大型券商的內部系統(tǒng)進行報價撮合。除了富途的獨立暗盤之外,其它券商基本都是接入的輝立暗盤。
暗盤交易這個功能,還是建議大家開通有暗盤的券商。在眾多券商中,富途證券的暗盤又是我建議大家必須開通的!
就像我前面幾篇文章中說過的一樣,富途的獨立暗盤是暗盤表現的絕對王者!我們常常把富途暗盤的價格看作是我們新股賣出的風向標!
上市前一日,你可以比較富途暗盤和其它暗盤的價格,如果富途明顯高,那就在富途暗盤直接賣掉;如果兩者價格差不多,那么你就可以等到首日開盤時再賣。
綠鞋機制
綠鞋機制是超額配售選擇權制度的俗稱,本質是一種期權,也叫綠鞋期權。綠鞋機制是IPO發(fā)行中的一種護盤方式。
它是指發(fā)行人在股票上市后30天內授予主承銷商的一項選擇權,主承銷商可以擇機按同一發(fā)行價格,比預定規(guī)模多發(fā)15%(一般不超過15%)的股份。
如果發(fā)行人股票上市后價格低于發(fā)行價香港上市流程,主承銷商用事先超額發(fā)售股票獲得的資金(事先認購超額發(fā)售投資者的資金),按不高于發(fā)行價的價格從二級市場買入,然后分配給提出超額認購申請的投資者。
如果發(fā)行人股票上市后的價格高于發(fā)行價,主承銷商就要求發(fā)行人增發(fā)15%的股票,分配給事先提出認購申請的投資者,增發(fā)新股資金歸發(fā)行人所有,增發(fā)部分計入本次發(fā)行股數量的一部分。
簡單來說,券商保薦綠鞋機制,就是可以超額配售15%的股票,二級市場破發(fā)時,券商可以護盤買入,賺取差價和上市公司的綠鞋承銷費。
綠鞋機制相當于發(fā)行人給主承銷商的一種托底承諾。有綠鞋保護,哪怕跌了香港上市流程,主承銷商也會買入股票,某種程度上可以穩(wěn)定股價,不至于跌的太厲害。
四、其他問題
1. 港股1手=多少股?
港股最低認購數量通常為1手,但是港股的1手可能是100股,也可能是200股,1000股。具體1手等于多少股是由上市公司上市時決定的。
2. 港股認購/上市時間
港股開放認購到截止,通常是3~4天;截止認購后,一般一周左右上市;上市前一個交易日會公布中簽結果。
3. 不是所有新股都可以融資
融資打新要看券商和出資方對個股的判斷,風險大的話就不會提供融資了,所以這個也可以側面幫我們判斷這個新股是否值得申購。
更多財稅咨詢、上市輔導、財務培訓請關注理臣咨詢官網 素材來源:部分文字/圖片來自互聯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由理臣咨詢整理發(fā)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