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訓師,就是為企業(yè)內部員工進行培訓的授課老師。通常情況下,內訓師本身就是企業(yè)的員工。目前,我國國有商業(yè)銀行和部分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內訓師隊伍,部分金融機構還建立了專門的培訓學校,培訓學校的培訓師隊伍很大一部分就來自于先前建立的內訓師隊伍。內訓師不僅是企業(yè)人力資源培訓的重要資源,而且是建立學習型組織的助推器。農村商業(yè)銀行由農村信用社改制而來,改制后的農村商業(yè)銀行面臨著更加嚴格的監(jiān)管,這就需要全體員工不斷學習新的業(yè)務、新的規(guī)定和新的理念。隨著改革后農村商業(yè)銀行的快速發(fā)展,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隊伍就成為改革發(fā)展的迫切要求。
一、農商行內訓師的甄選
農村商業(yè)銀行內訓師的甄選,需要關注三個方面:銀行人、內行人、專業(yè)人。
所謂“銀行人”,是指內訓師候選人必須是在農商行工作的時間比較長,至少3年以上,這樣才能保證其對農商行足夠了解,并保證其傳遞知識的真實準確性。同時,只有候選人對農商行充滿感情,才能在之后的內訓活動中充滿激情,為農商行的人才培養(yǎng)事業(yè)盡自己的全力發(fā)光發(fā)熱。
所謂“內行人”,是指內訓師候選人必須具備深厚的理論基礎或者專業(yè)的技術水平。內訓師既可以是管理人才,也可以是業(yè)務骨干。由于“內行人”廣泛受到廣大員工的普遍認可,從而避免員工可能對內訓師產生抵觸情緒。此外,“內行人”對銀行有比較深入的了解,他們能夠給銀行留下寶貴的知識積累和經驗,并通過培訓讓更多的員工學習到優(yōu)秀的知識,從而提高銀行員工的整體素質。
所謂“專業(yè)人”,是指內訓師候選人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yè)基礎。作為一名內訓師,其核心職能就是通過培訓活動的開展傳達知識、培養(yǎng)人才。其“專業(yè)人”的要求表現在這幾方面:個人動機、文化程度、培訓師潛質等。個人動機,要求內訓師要把內訓看成是一個傳授和自我學習提高的過程,也就是學習與被學習的過程;文化程度,要求內訓師在知識含量上要做到量大面廣,內訓師的知識面要盡可能的涉及到更多的領域;培訓師潛質,要求內訓師要具備較強的個人魅力,超強的溝通、演講及組織能力等。
二、農商行內訓師隊伍建設的主要問題
與其他商業(yè)銀行相比,農村商業(yè)銀行的內訓師體系建設起步較晚,內訓師隊伍的力量還很薄弱,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就目前而言,農村商業(yè)銀行內訓師隊伍的建設現狀可以總結為“四重四輕”。
一是重組建輕管理。進行改革后的農村商業(yè)銀行已經強烈地意識到了內訓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但對于內訓師的管理還很不規(guī)范,往往是把工作重點放在了選拔組建上,選拔組建后,如何實現系統化、體系化、精細化的管理,成為了最重要但卻被忽視了的環(huán)節(jié)。由此,就很容易造成內訓師隊伍渙散,士氣低落,使得內訓師隊伍的整體效能大打折扣。內訓師的選拔,通常是行內的管理人員或業(yè)務骨干,他們通常分屬于某一個部門,沒有體系化的管理,內訓師就變成了擺設,在進行業(yè)務培訓時,仍然是對業(yè)務最為熟悉的相關部門進行,內訓師在行內就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
二是重演輕編導。內訓師,在整個培訓過程中,扮演著編劇、導演和演員的角色,簡言之,內訓就是一個自編、自導、自演的過程。而在實際工作中,內訓師在培訓時往往只是關注了自己的授課技能和授課內容,忽視了課程開發(fā)和現場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如何在有限的準備時間內,將上級的政策、文件,新的業(yè)務產品信息進行有效的解讀,然后把它轉化為一門課程,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將相關的內容傳授給其他同事,這不僅僅要求內訓師具有較強的信息分析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和授課技巧,而且要求內訓師具有結構化思維、課程開發(fā)與編寫能力、課件制作能力、較強的溝通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
三是重共性輕個性。農村商業(yè)銀行內的培訓主要以業(yè)務培訓為主,也就是知識類培訓。這類培訓主要以集中授課方式為主,培訓師通常是在臺上照本宣科,學員在臺下昏昏欲睡,培訓互動性、實踐性不強,培訓效果很不理想。在實際工作中,對內訓師的培養(yǎng)采取集中培訓、集中測評的方法,采用相同的內容、工具,就會輕視講師的個性和個體能力特點,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另外也缺乏分層分級管理,所有講師“一刀切”的情況較為嚴重。如何做到培訓方式的豐富化,促使學員都能學有所獲、學有所用,需要充分發(fā)揮內訓師的個性特點。
四是重培訓輕輔導。農村商業(yè)銀行的培訓往往就是知識類的灌輸,僅僅依靠內訓師的培訓,是無法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的。事實上,學員在隨后的業(yè)務辦理過程中,仍然會出現這樣或那樣問題,這樣就需要內訓師繼續(xù)給予專業(yè)的輔導。但是,實際上,內訓師在培訓后,就被“束之高閣”,實際問題仍然由相關業(yè)務部門予以解決。
三、農商行內訓師體系建設的措施
針對農商行內訓師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四重四輕”問題,加強農商行內訓師體系建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是加強管理。制訂內訓師管理及內部培訓工作管理制度。從內訓師的甄選、培養(yǎng)、培訓、技巧等方面進行規(guī)范。有了制度的要求,就有了一個導向,便于工作的進一步展開。內訓師應該要求在各個部門間輪崗,熟悉行內各項業(yè)務政策,行內培訓盡量由內訓師進行,不但要給內訓師提供學習的平臺,還要給內訓師提供實踐的平臺,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內訓師隊伍的技巧能力,使培訓達到預期效果。
二是加強內訓師的“編導”能力。要把編導能力納入內訓師考核機制,實行優(yōu)勝劣汰,內訓師在準備培訓課程時,要有明確的課程目標和課程大綱,形成課程講義,授課過程中要具備現場控制的能力,能夠以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授課。要定期對內訓師進行相關培訓,并對其課程進行評估,以此不斷提高內訓師自編、自導、自演的能力。
三是加強內訓師的個性化發(fā)展?,F階段,農商行的培訓因為其內容的知識量太大,很多內訓師在培訓時,只是把制度搬到了講義上,照本宣科,臺上老師念的毫無抑揚頓挫之感內訓師,臺下學員已經昏昏欲睡,這種培訓絲毫達不到培訓的效果。內訓師體系建設要更加關注內訓師的個性化發(fā)展,內訓師要更加關注如何使課程能夠更生動,這不僅要求內訓師具有“編導演”的能力,還要求內訓師在上課過程中有更多個性化的東西,摒棄共性,讓課程能夠更生動、讓學員能夠更主動、讓效果能夠更明顯。
四是加強內訓師的輔導作用。內訓師對于學員的培訓,不僅僅只是課程上的培訓,更重要的是學員在實際工作中對培訓知識的應用。農商行應將培訓視為一項系統性工作,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的進行。一名內訓師接受一項培訓任務后,他的工作流程可以規(guī)范為以下過程:1)明確此次培訓的目標;2)分析、研究課題,收集相關資料或學習、掌握上級提供的資料;3)根據培訓任務對課時的要求編寫講義和具體授課計劃;4)制作必要的課件,并形成講義;5)授課;6)與學員交流,了解培訓效果;7)進行總結,接受考評;8)對學員培訓知識的應用進行后續(xù)跟進。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會忽略掉第八個步驟,這個步驟恰恰是培訓的最終目的。內訓師應親自到網點不斷地進行調研,不斷地聆聽基層的聲音,并反饋到自己的課程中,便于再培訓的進行。只有經過培訓、再培訓,才能達到內訓的預期效果。
培訓,決定了企業(yè)的發(fā)展速度。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加劇和改革的不斷深入內訓師,培訓發(fā)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只有不斷完善內訓師體系的建設,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充分發(fā)揮人力資源優(yōu)勢,才能不斷提升農商行的人才競爭力,加速農商行的改革發(fā)展。
更多財稅咨詢、上市輔導、財務培訓請關注理臣咨詢官網 素材來源:部分文字/圖片來自互聯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由理臣咨詢整理發(fā)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處理。